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国产美女露脸口爆吞精,婷婷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當前位置:首頁 >>315資訊

開啟中國品牌的“質量時代”

2017年03月12日 16:19????信息來源:中國經濟網

3月8日,人大江蘇代表團在駐地分組審查預算報告。全國人大代表徐榮春在發言中認為,農產品價格改革是推動農產品市場化進程、促進農業體系提質增效的關鍵環節。

3月9日,全國政協委員車黎明接受小記者采訪:“做好農業產業化轉型,打造優質中國品牌。”

3月8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全面提升質量水平,廣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健全優勝劣汰質量競爭機制;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

參加今年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們表示,質量發展是興國之道、強國之策。創新質量發展機制,加快完善質量發展政策,優化質量發展環境,把推動中國品牌建設的立足點真正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全面提高我國產品、企業、產業的質量水平和核心競爭力,以提升質量“對沖”速度放緩,將經濟社會發展推向“質量時代”。

核心技術創新蓄勢發力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在成為“世界工廠”的同時,也誕生了一批優秀的企業和品牌。不過,中國品牌在發展中依然受到核心技術匱乏的掣肘,自主研發投入不足,創新力有限正極大制約著中國品牌的競爭力與美譽度。

“近年來,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發達國家有意設置不合理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加緊對‘中國制造’的技術圍堵,運用各類技術法規、標準、認證、注冊等手段限制我國產品進入其市場,抑制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對我國產品出口造成嚴重技術障礙。”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徐金記說。

面對國際環境,徐金記委員認為,企業必須提升產品自身質量,加強創新,強化對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研究和應對,從技術層面和制度層面幫助國內相關產業爭奪競爭高地。這也是推動國內產品升級發展,優化質量的有效手段。

縱觀國際形勢,依靠核心技術創新厚植工匠技藝,做大做強自主品牌的案例早有示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劉平均給記者舉例,譬如德國制造,以西門子品牌為代表的核心技術創新模式值得借鑒,西門子總部研究院有個2萬人的研發團隊,每年申請專利5000項左右,發明專利約2000項,在世界百強榜單中德國每年都占據10個席位左右,位居全球第二。

劉平均委員表示,企業要想擁有核心技術,必須依靠自主創新。要想成為國際知名品牌,只有掌握了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才能走向世界品牌的頂端。“包括一些傳統老字號企業,需要與時俱進,響應市場需求,加大技術研發創新力度,否則將被市場淘汰。”

全面質量提升加速追趕

從突破核心技術創新、形成發明專利,到成長為國際知名品牌,需要經過一代、兩代甚至幾代人努力。屢禁不止的假冒偽劣產品,往往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幾代人創造的品牌毀滅,使消費者對中國產品缺乏信心。在政府工作報告小組討論會上,劉平均委員強烈呼吁:必須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假冒偽劣行為,維護公民權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產品和服務質量明顯改善,但質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數據顯示,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不合格率接近10%,部分產品甚至超過30%。

與此同時,“網購熱”持續升溫,電商產品質量問題頻繁成為消費者投訴熱點。“部分電子商務企業還存在‘刷單’、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惡劣競爭行為,不達標不合格產品逃避監管流入市場,對市場秩序造成破壞,亟待加強監管。”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檢驗檢疫學會會長魏傳忠指出,2016年質檢總局對11種電子商務產品組織開展了產品質量國家監督專項抽查,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17.3%。

農產品質量安全一直都是關注的話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產品流通經紀人協會會長于培順表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需要多方齊抓共管,如果單憑一方力量,僅僅某一個環節努力,是難以為繼的。

于培順委員告訴記者,農產品與工業品相比,其質量安全更為重要,也更為復雜。“由于農產品企業分布過于分散,我國現有農產品加工企業超過50萬家,且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大型規模化的現代企業只占10%左右。”如何保障這樣一個龐大群體的質量安全?他認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既少不了有關部門的監管,也需要每個生產企業嚴把自身質量關,履行每個生產者應盡的責任。

在流通環節,于培順委員建議,在農產品從生產加工到消費者購買后的整個過程中所需要經歷的包裝、運輸、搬卸等每一個關口,都必須嚴格把控。當前,質量提升行動正強勢出擊。記者了解到,我國30個省(區、市)開展了質量強(興)省活動,全國有116個城市開展質量強市活動,其中85個城市明確提出質量強市戰略。“質量強省、強市活動的開展,形成了重視質量發展的濃厚氛圍,推進了全社會齊抓共管的質量工作機制建設,為全面開啟‘質量時代’奠定了堅實基礎。”魏傳忠委員說。

從中國品牌到“質量時代”

“在全球440種工業產品中,中國有280種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然而,在全球最佳品牌百強榜中,2013年我國的成績是零。近兩年,華為和聯想兩大品牌發展迅速,進入榜單,但排名較為靠后,均在70名開外。”劉平均委員表示,在不少國際品牌紛紛邁入“品牌經濟時代”的當下,中國品牌仍然處于弱勢地位。

“我國還缺少對品牌正能量的引導,亟待建立中國知名品牌和國際知名品牌的產生機制,只有積極打造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才能不斷引領產業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當務之急。”談及未來中國品牌建設的推進方案,劉平均委員向記者透露,下一步將以建立品牌發展基地、創新核心技術的天使投資為兩大切入點,力爭在10年左右時間內培育并打造約1000個中國知名品牌,帶動全社會品牌效應。

不論是產品核心技術研發的源頭創新,還是消費品質量違法行為的質檢亮劍,打造更適應中國品牌建設的“質量時代”,都亟需把廣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全面質量管理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質量為立足點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我國品牌質量建設滯后等問題得不到解決的根源,在于單一的監管治理模式,缺乏各類質量主體的社會共治制度。”徐金記委員建議,要構建“互聯網+”環境下質量信用征信體系,對企業實施質量信用分級分類管理,強化質量誠信建設;將質量安全和質量發展指標納入提質增效升級指標體系,加大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環境質量等具體質量指標衡量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比重;并對民生類的重要消費品和工業產品、抽查合格率低的產品集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促進提高行業整體質量水平;引導行業誠信自律,普及質量知識,鞭撻假冒偽劣,倡導質量誠信,強化質量社會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