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国产美女露脸口爆吞精,婷婷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當前位置:首頁 >>工作動態

搭建高端公共服務平臺 助推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2010年10月20日 09:18????信息來源:http://www.aqsiq.gov.cn/ztlm/zlts/

引 言

廣州市纖維產品檢測院始建于1964年,隸屬廣州市質監局。經過40多年的發展,在院的基礎上相繼建立了廣東省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廣東省纖維紡織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廣東省紡織計量檢定站、國家紡織品服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州)、中國商業聯合會服裝箱包鞋類商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州)、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測試中心(廣東),是從事纖維、紗線、紡織品、服裝、服飾等物理、化學、安全衛生和生態質量技術指標檢測的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

2008年6月,設在該院的國家紡織服裝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順利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的國家(A級)質檢中心現場驗收,成為我國第5家、廣東第1家A級國家質檢中心。同時,也是AATCC會員單位,CQC生態紡織品簽約實驗室,國際羊毛局授權實驗室。

“十一五”期間,廣州市纖檢院堅持科學發展觀,立足科技興檢、人才強院、服務興業,根據檢測市場需求的變化,以科技創新能力作為參與市場競爭的核心動力,在為政府規范市場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的同時,進一步做大做強,實現了自身發展的可持續性。目前該院已成為國內外500多家知名服裝企業指定檢測實驗室,檢測業務量每年以超過20%的幅度增長,2009年出具檢驗報告32萬份,其中國際客戶業務占比30%以上。在紡織檢測領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為行業經濟的發展搭建了高端的公共技術平臺,有力推動了整個紡織產業經濟的結構調整和升級轉型。

“十一五”期間,檢測領域從原來的6個、170類、391個檢測標準,發展到現在的12個檢測領域、369類、1112個檢測標準,不僅檢測能力得到飛速提升,也為業務拓展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

“十一五”期間,由檢驗人員149人、碩士生3人,發展到擁有檢驗人員42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名、碩士研究生40名,人才隊伍獲得跨越式發展壯大。

“十一五”期間,由2005年出具報告書9.8萬份,發展到2009年出具報告書32萬份,檢驗業務獲得飛速發展。

“十一五”期間,共完成了16個科研項目研發,申請技術專利3項,參與了200多個標準的制修訂,已成為集檢測與科研于一體的技術機構。

四組數據折射出:廣州市纖維產品檢測院(以下簡稱廣纖院)緊貼地方經濟建設,以服務企業為宗旨,堅持科學發展觀,立足科技興檢、人才強院、服務興業,根據檢測市場需求的變化,以科技創新能力作為參與市場競爭的核心動力,在為政府規范市場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的同時,進一步做大做強,不僅實現了自身發展的可持續性,而且也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助推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水平,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科研立院 開拓創新

鑄就一流的檢測機構,離不開科技創新做后盾。

廣纖院認識到:紡織工業的發展離不開公共檢測平臺的建設,同時還必須提高技術機構在產業轉型升級中的支撐作用;而要提升技術檢測機構為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必須實現技術機構檢測能力從低水平向高水平轉變,只有這樣,技術檢測機構在助推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才能發揮重要的保障作用。

“在全球化競爭日益深入的今天,要把握發展機遇,在創新中求發展,必須明確職能定位。因此廣纖院必須實行科研立院,必須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這是該院領導班子的共識。

為提升全院科研和創新能力,2008年,該院成立科技興檢領導小組,由院主要領導抓科研工作,并成立研發中心,配備固定的研發人員,專職從事科研創新工作,形成專門部門、專門人員負責的良好架構。

在加強科研工作管理體系建設上,廣纖院從3個方面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確保全院科研和創新能力的提升。一是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制定《科技工作管理制度》,從項目的申請立項、項目實施、項目結題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從而使得整個科研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完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制定《科技經費管理制度》,建立科技經費的績效評價體系,明確設立政府科技計劃和應用型科技項目的績效目標,建立面向結果的追蹤問效機制,確保科技投入效益最大化。三是建立科研工作激勵制度。加快科研管理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制定《技術進步獎勵管理規定》、《專業技術資格管理規定》等規定,在工資收入和人事任免等方面向技術含量高的崗位進行傾斜,對優秀科研人員進行公開獎勵,充分調動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造有利于科研發展的大環境。隨著科研工作管理體系的逐步完善,科研工作持續、有序進行。

人才是事業發展的“原動力”,廣纖院對紡織產業發展趨勢和檢測市場需求有著明確的認識。為此,該院在“十一五”就制定了金字塔型人才結構規劃。立足“外引內育”的方針,把引進、培養“塔尖人才”即學科帶頭人作為人才發展戰略的主抓手,重點加強生態安全檢驗技術人才、新型紡織材料檢驗技術人才以及雙語型技術服務人才的引進,傾力打造一支專業素質過硬的科技研發、專業檢測、市場拓展、客戶服務隊伍,為該院實現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智力支持。

在人才隊伍建設上,廣纖院用“兩個著眼”確保全院科研和創新能力的提升。一是著眼人才持續發展,完善人才培養機制。該院一方面立足于各個專業崗位的技能要求,抓住崗前培訓、上崗考試、繼續教育3個關鍵環節,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人才培訓工作逐步制度化、程序化、系統化。另一方面,立足于人才儲備的長效性及可持續性,進一步拓寬思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產學研平臺建設。該院與多所著名高校在科研項目、工程碩士培養、研究生科研及畢業生實習基地建設等方面開展了廣泛合作,把以課堂傳授知識為主的學校教育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實踐能力為主的生產、科研實踐有機地結合于員工的培養過程之中,形成優勢互補。二是著眼提高用人質效,搭建人才發展平臺。“你有多高才,我搭多大臺”,加快培養學科帶頭人。

“兩個著眼”使該院形成了“科研項目+基地+人才+高校”的人才隊伍建設模式。加大了與高校在項目研發、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力度,實現科學研究開發與人才培養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一方面,利用科研項目橫向合作的契機,不斷吸納材料學、生物、化學、紡織、服裝等學科專業的博士、碩士等人才,將科研項目變成發現人才、匯聚人才的“試金石”、“吸金器”。另一方面,通過科研項目的研究,為該院技術骨干提供實踐和學習的機會,將基地建設成培養學科帶頭人的搖籃。“十一五”以來,該院與高校建立起科研合作關系,合作承擔了國家級公益性項目《固相微萃取技術在生態紡織品檢測中的應用》等多個科研項目的研發任務。

通過科研和標準工作,為該院技術骨干提供實踐和學習的機會,將產學研平臺作為該院培養學科帶頭人的有效載體。經常性地選派一些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國家有關部門組織的標準審定會、學術攻關會、科技研討會等高端專業技術活動,為員工搭建施展個人才能的舞臺。

該院按照專人專職、研檢互促的思路,把科研工作與市場需求相結合,抓住生態紡織品安全檢測這一人們關注的熱點、難點,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促進成果轉化,科研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一份該院的科研工作報告顯得格外耀眼:

在以博士為主的科研帶頭人的帶領下,廣纖院已凸顯自主創新主導功能。該院積極組織和起草的多個廣東省地方標準,有的上升為國家標準和填補了國內空白。5年來,共完成了16個科研項目研發,申請技術專利3項,參與了200多個標準的制修訂,有力提升了該院在檢測市場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在以博士為主的科研帶頭人的帶領下,廣纖院已凸顯出較強的科研轉化能力。該院通過科研提升檢驗能力,成為集檢測與科研于一體的技術機構。他們完成的“固相微萃取技術在生態紡織品檢測中的應用”和“4-氨基偶氮苯檢測方法的研究”等多項科研項目成果達到國內領先和先進水平,并申請3項專利。利用自主合成的固相微萃取纖維涂層可用于紡織品有機磷農藥的殘留檢測,檢測結果和重現性優于市場上銷售的國外進口的商品化固相微萃取纖維涂層,而且價格遠低于國外同類產品,大大降低了檢測成本并有利于固相微萃取技術的推廣。

為進一步提升全院的科研能力,廣纖院通過與高校、科研機構等單位開展項目聯合攻關,廣納社會優秀人才,為質監科技工作服務,并重點加強對高水平拔尖人才、科技骨干的培養,不僅使隊伍人員結構發生變化,而且也使科研范圍不斷拓寬,科研立項逐年增加,科研成果不斷增多。

注重發展 提升能力

紡織服裝產業是廣東傳統支柱產業之一,其總產量占全國的1/3,出口量占全國30%以上。廣東紡織服裝產業已形成一批獨具特色、分工明確的專業化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經過多年的發展,全省產業集群正朝著規模越來越大、產業鏈條越來越長、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區域布局越來越廣的方向發展。

圍繞全省紡織產業結構上檔次、質量上臺階、產業上規模,廣纖院的發展成為紡織產業發展的“助推器”。

為進一步提升自身水平,該院以“建設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為目標,以服務經濟為宗旨,以“同行的龍頭,監管的助手”為理念的技術機構建設在全省展開。

為促進產業集群的健康發展,廣纖院緊緊圍繞著產業集群,與時俱進,為企業搭建起良好的公共性的科技服務平臺。

幾年來,該院的檢測業務涉及纖維及纖維制品、紗線、紡織品、服裝、皮革制品等12個檢測領域,檢測能力范圍達到369類,執行檢測的標準數達到1112個。被當地政府和企業譽為:政府觀察產品質量的“眼睛”,企業打入國際市場的“耳目”。

為提升檢測硬件能力,廣纖院首先加大實驗室場地建設力度。加強實驗室硬件設施建設既是實現檢測數據準確的基本保障,也是參與檢測市場的基本條件。該院堅持將資金用在發展上,按照高標準、高起點科學規劃,全力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紡織實驗室。一方面在現有場地條件的基礎上,通過挖掘潛力、調整布局、設備技改提高檢測效率等方式,提高實驗室場地利用率;另一方面,積極擴充實驗室場地,以滿足檢驗工作量增加的需要,試驗環境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其次,加大設備技改升級力度。該院在綜合分析國內外檢測市場需求的基礎上,按照國際標準、歐美國家先進標準、國家標準的要求,遵循優先考慮生態紡織品和服用性能技術指標測試的設備,優先選用國際先進紡織實驗室普遍采用的主流檢測設備,必須確保精度和準確度滿足甚至優于檢驗方法標準的“設備技改三原則”,每年投入1000多萬元用于設備技術改造和更新。并且注意優化資金投資結構,將資金向戰略性關鍵技術和重大國際先進裝備傾斜。目前,該院檢測設備從2005年的349臺(套)增加到900多臺(套),總值約1億元,匯集了氣質聯用儀、液質聯用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離子色譜儀等一批代表當今國際先進水平的紡織品檢測設備,形成棉花檢測、紡織品生態檢測及理化檢測等三大檢測設備群,建成了中國最大的專業生態紡織實驗室,不僅滿足了該院未來3年業務發展的檢測和服務需求,切實提升了市場競爭實力,也為構建具有國際先進檢測技術水平的應用和創新平臺打下良好的基礎。

為了適應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快速發展的要求,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在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和廣東無紡布協會的支持下,2010年,廣纖院成立了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檢測中心(廣東),為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搭建起一個全新概念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該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將幫助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進一步強化質量管理,推進安全評估檢測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加速產業技術標準制定與實施;促進企業增強抵御國際市場風險的能力,促進整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競爭力的不斷提升,推動其實現可持續發展。

管理信息化 服務“零距離”

如何利用信息科技手段,提升服務水平,成為廣纖院思考的問題。

幾年來,該院緊緊圍繞經濟發展的特色,做到服務社會求生存,面向市場求發展,認真研究為企業服務形式的適應性。

該院不斷創新管理模式,深化精細管理,有效解決了內部流轉、業務管理、財務結算、客戶溝通等問題。

該院為企業提供“一站式”質量技術服務,指導企業建立可靠的質量控制體系,并與500多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穩定的技術合作關系,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檢測。

廣纖院不斷探索服務方式的多樣化,不僅提高了企業的產品質量,而且也實現了自身與紡織企業的共同發展。

他們實現了業務工作“數字化”,也實現了“零距離”服務。綜合業務管理系統的建立,在為業務客服人員提供業務數據分析的同時,也讓客戶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構建成“虛擬實驗室”。通過網絡申報,查詢各類檢驗項目及收費標準,獲得檢驗結果,實現客戶服務的“零距離”。一方面,該院以提高檢驗準確率和及時率為重點,利用信息等科技手段,不斷創新管理模式,深化精細管理,有效解決了內部流轉、業務管理、財務結算、客戶溝通等問題。另一方面,該院重新打造滿足整個質量活動的信息平臺,暢通檢驗流程中樣品信息、檢驗指令、數據等的網絡傳輸途徑,實現了市場拓展、客戶服務、抽樣、受理、收費、檢驗、出證、樣品管理“八分離”,促進了檢驗服務工作的規范化、規模化、系統化、市場化,確保檢驗的公正高效。

服務信息化的最高目標是達到個性化服務,而個性化服務的基礎是依據客戶的需求,通過信息化平臺提供高效率的、有針對性的服務,與客戶實現“零距離”的溝通。

在檢驗樣品管理上,該院通過RFID射頻識別技術、條形碼管理,實時監控樣品的流轉動態,實現了檢驗樣品內部流轉、樣品寄送、樣品傳遞信息化管理。

在檢驗報告書管理服務上,報告書的數據全部電子化,客戶能直接查詢、下載報告書。

在個性化服務上,該院根據企業的需求,提供企業產品質量分析數據信息化服務。同時,開通了信息化服務網上在線留言答復、在線QQ、咨詢熱線、投訴熱線,與客戶溝通實時高效。

該院信息化服務充分發揮了網絡實效性強、傳遞速度快、信息儲量大的特點,使檢驗服務不再受地域限制,不用到院辦事大廳,不用依靠紙張版的檢驗報告書,就能享受周到服務。服務信息化,實現了廣纖院為企業的“零距離”服務,使得該院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搶占先機,推動業務快速發展。

發揮作用 服務經濟

幾年來,廣纖院通過構建高水平的公共產品檢測和創新平臺,其目的就是促使企業更快地提高水平,讓產業更快地升級,從而提高整個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走出拼價格的低級競爭,走上拼核心技術的市場競爭。

廣纖院的不斷建設和發展,不斷促進紡織企業自身進行技術創新,成為產業的引領者。

一是發揮技術優勢,增強服務政府能力。該院以優質的檢測資源和過硬的檢測技術,全力為政府監管產品質量服務,創下了近5年承擔722批次國家監督檢驗、2085批次省監督檢驗和1932批次市監督檢驗,持續保持零差錯的記錄。并且,在承擔各級政府部門的監督檢驗任務中,檢出了兒童服裝、學生校服、毛巾產品、內衣、絮用制品等存在的一批安全和質量問題,引起了各級政府和社會媒體的高度重視和關注,為政府從源頭上整治產品質量,處罰和召回不合格產品提供準確的依據,為政府監管紡織品質量和安全發揮積極作用。

二是延伸技術服務,增強服務企業的深度。該院緊緊圍繞紡織產業發展的特點,利用自身技術優勢,不斷拓展服務的外延和內涵,為企業及行業發展搭建一個集標準服務、技術創新、人才培養、信息服務、質量檢測于一體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首先是將技術服務融入企業的標準化體系、產品檢測體系和質量管理體系,為企業提供采標、生產工藝、產品研發、質量控制、管理模式等技術支持,積極引導企業走質量興業之路。其次是提供標準服務。免費提供標準培訓,協助企業起草企業標準,并指導其應用于產品生產及質量控制中。再次是推進技術標準國際化進程。針對國際市場這塊大蛋糕,該院在加強對國外標準的翻譯及檢測技術儲備的同時,以能力對比試驗、標準合作、參與研討會等多種方式,加強與國際檢測機交流與合作。目前,該院能檢測的國外標準372個,超過全部標準數的33%。國際檢測標準和檢測方法應用能力的增強,為該院開拓國際新市場,實現“走向世界”的國際化戰略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少國外著名品牌機構將檢測業務由國外著名檢測機構逐漸轉移到該院。

三是瞄準產業用紡織品檢測,拓展服務領域。該院在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傳統優勢檢測服務的基礎上,不斷拓寬發展空間。看準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廣闊發展前景以及建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需求,扎實推進醫用衛生材料、過濾材料、土工合成材料等檢測項目的研究,全力打造全國第一家綜合性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檢測實驗室。目前,已可開展抗血液穿透、抗酒精、抗菌、抗靜電、等效孔徑、動態穿孔、阻燃等178個產業用紡織品檢測項目的檢測。

四是充分發揮公共服務平臺的服務職能。針對國內產業用紡織品標準體系建設中存在標準缺失、修訂滯后、分類不統一、強制性標準少、國際接軌程度低等問題,迅速組織人員對有關產業用紡織品的各類標準進行了認真梳理。

幾年來,隨著廣纖院的建設發展,凸顯出了高水平的公共產品檢測和創新平臺作用。一方面,該院充分發揮對企業和產業發展的技術支撐和保障作用,以扶持企業創名牌作為工作主線,將推動企業做強做大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以真誠服務取信于企業、以創名牌成績取信于政府。另一方面,加快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增強為企業服務的功能,促進企業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力和擴大出口,鼓勵名牌企業積極開展質量提升、質量趕超、質量改進和質量攻關活動,不斷提高質量水平。進一步擴大了廣纖院在社會上的影響,也得到企業的認可。

目前,廣纖院在紡織檢測領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僅為行業的發展搭建了高端的公共技術平臺,而且也有力推動了整個紡織產業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轉型。